YC的 Vibe Coding 经验是基于 YC 的视频《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Vibe Coding | Startup School》整理而来,由YC合伙人Tom Blomfield分享,是基于人工智能(AI)工具如Claude Code、Windsurf和Aqua进行软件开发的新方式。通过这种方法,AI能编写全栈应用程序,通过粘贴错误信息调试代码,成为开发过程中的真正合作伙伴。Tom提供了完整的指南,帮助开发者通过vibe coding提高开发速度和效率。报告将从 Vibe Coding 的核心理念、具体工作流程、最佳实践、应用场景与局限性,以及 YC 内部的实际案例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
从指令者到对话者: 放弃单向发出命令的模式,转而与 AI 进行持续的、上下文丰富的对话。像与一位初级但不知疲倦的程序员沟通一样,提供背景信息、澄清需求、给予反馈 。
关注愿景,而非语法: 将主要精力放在定义“做什么”(What)和“为什么做”(Why)上,而不是纠结于“如何实现”(How)的语法细节。开发者负责掌舵,AI 负责划桨 。
规划与描述 (Plan & Describe):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开发者需要先进行周密的思考和规划,通常建议使用 Markdown 等工具,以清晰的结构写下详细的需求、功能模块、数据结构和预期行为 。这份规划文档本身就是给 AI 的高质量上下文。
生成与审查 (Generate & Review): 将规划好的小块任务(小步快跑原则)以自然语言形式输入 AI 编程工具。AI 会生成代码片段或整个文件。此时,开发者的核心任务是审查代码,判断其逻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整体架构,并识别出明显的错误 。人类的判断力和系统思维在此刻至关重要 。
测试与调试 (Test & Debug): 立即运行生成的代码,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或手动测试。当遇到错误时,将完整的错误信息、相关代码以及自己的猜测一并反馈给 AI,让 AI 辅助进行调试 。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高效的对话。
重构与整合 (Refactor & Integrate): 当一小块功能通过测试后,可能需要进行人工或 AI 辅助的重构,使其更具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然后将其整合进主代码库,并通过版本控制系统(如 Git)提交 。
小步快跑,增量实施 (Small Steps, Incremental Implementation): 避免向 AI 提出过于宏大和模糊的需求。将大任务分解成可以独立验证的微小任务,逐一完成,这有助于控制复杂度和快速获得反馈 。
严格的版本控制 (Strict Version Control): 由于开发速度极快,使用 Git 等工具频繁提交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保存工作进度,还能在 AI 生成灾难性代码时轻松回滚 。
选择成熟且 AI 熟悉的技术栈 (Choose Mature & AI-Familiar Tech Stacks): AI 模型在流行和拥有大量开源代码的技术栈(如 Python/Django, JavaScript/React, Ruby on Rails)上训练得更充分,生成代码的质量更高 。
保持清晰的上下文 (Maintain Clear Context): 优秀的 AI 编程工具允许接入本地文件或整个代码库作为上下文。确保 AI 能“看到”项目的全貌,有助于生成更一致、更准确的代码 。
多模型协同 (Multi-Model Collaboration): 不要迷信单一模型。不同的 LLM 在不同类型的任务上各有千秋。可以尝试使用一个模型进行逻辑生成,另一个进行文档撰写或测试用例编写 。
AI 原生 IDE: Cursor 是最常被提及的工具,它是一个深度集成了 AI 功能的 VS Code 分叉,允许开发者在编辑器内与自己的代码库进行对话、生成和修改代码 。
云端开发环境: Replit 提供了集成的云端开发、托管和 AI 编码功能(Replit AI),支持快速原型开发和无缝部署 。
核心语言模型: OpenAI 的 GPT 系列 (CodeX)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系列 (Claude Code) 是驱动这些工具的强大引擎 。
快速构建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创始人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和极快的速度将一个想法转化为可交互的产品原型,用于验证市场需求 。
探索产品市场契合度 (Pivoting & Finding PMF): 市场反馈不佳时,Vibe Coding 的高效率使得团队能够快速调整产品方向(Pivot),尝试新的功能或商业模式,而不会被沉重的技术债拖垮。
构建内部工具和自动化脚本: 对于非核心业务但能提升效率的内部工具,Vibe Coding 是绝佳选择 。
代码质量与可维护性: AI 生成的代码可能冗长、缺乏优雅的抽象,或者包含不易察觉的逻辑缺陷。长期来看,这可能导致技术债累积和可维护性下降。
系统性思维的丧失: 过度依赖 AI 可能导致开发者对底层系统、复杂架构和性能优化的理解变得肤浅。YC 强调,在产品找到 PMF、进入规模化阶段后,团队仍然需要具备强大系统工程能力的工程师来进行重构和优化 。
安全风险: AI 可能在不经意间引入安全漏洞,需要有经验的开发者进行严格的安全审计。
案例一:YC W25 批次的宏观数据
案例二:创始人的普遍反馈
心态先行: 将 AI 视为协作伙伴,开发者转变为“引导者”。
流程制胜: 遵循“规划-生成-测试-整合”的快速迭代循环。
场景为王: Vibe Coding 是“从0到1”寻找 PMF 的终极武器,但并非解决所有工程问题的银弹。
git reset --hard HEAD来重置。官方视频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jsfNO5JTo
Material BoF 花瓣 Knstrct 站酷 数英 知乎 优设网 人人产品经理 CoroFlot UsePanda 智能UI设计 Dolody KimiChat ReadPaper 微软研究院 智谱AI AMiner AI知识社区 AdobeColor 象寄 Gitee O2 Lab Designup 爱范 良仓 DesignShard PoxelHours 博思 极客公园 36氪 Midjourney 无界AI 小红书 Houzz ArchDaily 蝉妈妈 Cocos引擎 DesignerNews 腾讯一站式设计 Oschina FAW RafalTomal UI中国 Unsplash 墨刀 AntDesign 字由 Figma Bilibili
服务热线: 010-62128818
Email: deepelement.ai@outlook.com
注册会员开通